资讯内容 Content
[ESC2007]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时间 Optimal Term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07/10/23 10:36:00
加入收藏 关键字:
狭窄 支架
无保护的左主干(ULMCA)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维持多久为宜,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
该研究对216例患者ULMCA的狭窄行PCI治疗。在研究的第一阶段(2000年1月~2005年5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解剖特征和支架类型行不同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的第二阶段(2005年6月~2005年12月),所有患者均行12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行12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09例),2组患者未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107例)。
结果发现,1组30天的病死率为6.4%,2组为4.7%(P=0.792)。从30天到PCI术后1年1组的病死率为5.9%,2组为14.7%(P=0.041)。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P=0.025)、外周血管疾病(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0.038)和12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均为独立的1年死亡的预测因素,而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死亡相对危险为2.69(95%可信区间:1.38~5.25;P=0.037)。
研究认为,ULMCA狭窄病人PCI术后,进行12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术后一年的病死率。